top of page

《談憤怒》

姓名:林昭婷  

班別:中五智

  何為憤怒?我們生於這個世上,勢必會喜、會怒、會哀、會悲,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,便會生氣,甚至對人發脾氣,其「怒」就會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來,這就是所謂的情緒。那,為何憤怒?人非上帝,無法做到心如止水,不恨不怨,只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條底線去壓住那團火罷了……一旦有人越過那條線,我們便會感到憤怒。譬如你今天因學習成績不好而被老師責罵,心裏不知不覺已燃起了一束火苗。可回到家卻又被父母狠狠地臭罵了一頓,一字一句皆化做燃油,一滴…一滴地往心裏澆,最終變成一簇烈火,衝破底線,激起「憤怒」這種負面情緒的出現。

 

  那麼,憤怒到底是好是壞呢?《漢書.魏相傳》有曰:「爭恨小故,不忍憤怒者,謂之忿兵,兵忿者必敗。」是曰不忍小事而憤怒出兵,只會失敗,而在中國歷史上,也印證了這個道理。三國時期有一名將,名曰曹操。曹操這一生不知道有多少次是因為莽撞而釀成彌天大禍,甚至害得自己險些喪命。當時,十八路諸侯齊齊討伐董卓,董卓挾天子以及文武百官,逃到洛陽皇宮。為了不給敵軍留下糧草、裝備,於是下令一把火燒了洛陽皇宮。曹操聽聞後大怒,誓要滅掉董卓。但由於手下將領開始各自為戰,曹操只得孤身一人前去進擊董卓。曹操因過於衝動,在滎陽遭到徐榮的埋伏,差點魂歸西天。曹操因為忍不了一時之怒,不顧自己的安危,隻身一人去追殺董卓,幾乎丟了性命。由此可見,憤怒縱然能激發一個人的潛力,但如果我們的理智被怒氣所覆蓋,就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局面。就像一支立在弓弦上的箭,原是想射到千里之外,卻不小心用力過猛,拉斷了弓弦。弦斷,箭矢自然也無法施展它的威力,上場殺不了敵,不能保家,亦不能衛國。

 

  但凡事都有兩面,憤怒亦是如此。說起我國著名歷史,便不能不提到揭開楚漢相爭序幕的一個重要回合——鴻門會。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記述到樊噲在得知「今者項莊拔劍起舞,其意常在沛公也」後盛怒,立即「帶劍擁盾入軍門,瞋目視項王,頭髮上指,目眥盡裂」,令項王緊張得手按劍柄。樊噲因護主心急,使其有勇氣闖入軍帳保護劉邦,讓劉邦倖免於難。藉此,我們心中的怒氣能隨時變作手中的利劍去守護身邊的人。

 

  倉央嘉措曾經寫道:「世間安得雙全法,不負如來不負卿。」世間本無兩全其美的事,我們在保護自己的同時,免不了要傷害別人,在失去理智的同時,免不了會做錯事。成功與否,全在一念間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