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新聞評論》

姓名:王湘月

班別:中五義

  近日,教育局網頁內一篇中大學者撰寫的文章在各大媒體間廣泛流傳,其文章內所持的「粵語非母語」觀點更引起軒然大波,教育界議論紛紛,熱度一路攀開,更令中文系講師發文抨擊,一時之間眾說紛紜。而筆者分析此事件後,認為「粵語非母語」一事之所以激起千層浪,教育局的處理不當應為此負上一定責任。筆者將會從社會現況和教育部門角色分析此事。

 

  母語,顧名思義即是「從小到大一直使用的語言」像母親一樣,熟悉和長期陪伴便是母語的代名詞。而「粵語非母語」之所以引人詬病,主要原因在於它過分強調民族性。此觀點的提出者宋欣喬教授指香港人的母語應為漢語,其咎在於她不能完全代表香港人。筆者不是說香港人不是漢人,而是站在普通香港人角度來看,「漢語」未免太過陌生和模糊。漢語究竟是甚麼?拋下一句「中國人所說的語言」又顯得太過籠統,漢語的定義即使是內地大學生也未能準確閳述,現在突然要用「漢語」取代香港人所熟悉的粵語,成為香港人的「母語」,無疑是惹人反感。教育局作為港府官方教育部門,是不是為迎合中央口味宣揚漢語等「陰謀論」暫且不論,但就這事件本身來看,強調漢語的地位並將其安在「香港人的母語」上,無非是像把親生母親奪走,留下一位陌生的親戚。若這位學者把「香港人的母語」稍作改動,改為「中國人的母語」為漢語,本人相信絕無太多反對聲音。正是因為其淡化了粵語對於香港人的重要性而誇大了「母語」的民族性,才引起香港本土學者不齒,爭議才由此而起罷了。

 

  另外,按常理來說,學者發表文章乃是常事,畢竟每個人都有其表達意見的自由,為何在香港能引起巨大爭議?重點在於其角色與應有的態度不符。這學者的文章是發表於香港教育局網頁上,簡單而言之,它代表教育局當局的立場。當局這種做法,被部分學者批評為利用權威實行某種動機。筆者暫且不把當局「妖魔化」,而是從根本出發,思考「教育」究竟有何作用,教育的意義在於甚麼。對於筆者而言,教育應是以一種理性、客觀的態度鼓勵受教者反思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,其中亦包括建立身份認同等人生必需的思想。事實上,教育局表面的做法確實有達到這種基本要求,例如設立通識科,讓學生接觸不同時事,建立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。另設有中西史科目等亦有異曲同工的作用。但就如今教育局發表此文章,就似乎變成了以一種單向形式向學生宣揚「粵語非母語」的思想,而非鼓勵學生思考「粵語是否能被稱為母語」。這種帶有強制性及宣告式的做法,不免令人生疑教育局利用權威達到某種目的,而違背了教育工作者本身應持的「客觀」態度,與其本身所需擔任的角色不符,為學者所抨擊亦難以避免了。

 

  筆者上述的「粵語非母語」一事,其主因在於當局以官方教育工作者的角色,所提出的觀點卻沒有顧及香港本地特色語言文化,惹來「淡化粵語」之嫌。因此本人認為當局應正視香港人的獨特語言文化魅力,端正當局所應有的角色及立場,從教育本身的意義出發,反思本身應有的教育態度。避免以偏概全,再次淪為大眾笑柄,才能無愧於香港人對於後生的希望及香港獨有文化的薪火相傳。

「粵語非母語」引學者抨擊 教育部門應重視獨特語言文化發展

bottom of page